《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怀着一颗对医学的热爱之心,崔昌萌始终保持着高度敬业的精神、严肃认真的态度、一丝不苟的作风,用智慧破解难题,用心血攻克难关,在2021年被评为“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取得“山东省惠才卡”。
“很感谢崔主任,如果当时没有他沉着冷静地抢救,我肯定撑不过那一关了。”谈起住院的经历,已经康复的李先生激动地流下泪水。2020年,因为突然晕厥摔倒,伤及头部的李先生被急救车送至济医附院。负责抢救的崔昌萌评估病情后,开启“绿色通道”为其进行手术,经过4个多小时的显微操作,终于在保护大脑侧裂区重要血管的同时,清除约40ml颅内血肿及一部分挫伤的额颞叶脑组织。
崔昌萌在紧张繁忙的临床工作之外,组织建立颅脑损伤队列研究数据库,制订相应的预后随访制度。依托医院的“科研假制度”,崔昌萌能够脱产带领团队对中重度颅脑损伤后的继发性损伤机制开展科研攻关,借助单细胞测序和多组学研究等先进技术手段,探讨多种可能的干预靶点及分子机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取得多项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其中代表性研究成果发表于《Redox Biology》杂志,迄今已被《Cell Metabolism》等学术杂志正面引用120余次。
怀揣医者初心
书写使命担当
济医附院作为济宁医学院的直属附属医院,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崔昌萌目前主要负责神经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的综合救治,在临床工作中注重个体化治疗和循证理念,每年手术抢救危重病例100余例,为患者架起生命的绿色通道。近年来,崔昌萌已经在《Redox Biology》和《中华神经创伤外科杂志》等国内外知名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1.799。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8BH016)等多项研究课题,授权神经外科手术器械专利2项(ZL2.9;ZL2.X),并获得山东省医学科技奖1项。
有时候问他:“不累吗?”崔昌萌总是开玩笑地说:“有时候忙起来,这个累字早就被大脑自动删除了,尤其是在抢救重症患者的时候,脑子哪还容得下其它杂念?”
参加工作的这些年,也是他成长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从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医生到一个能独立完成神经外科常规手术的主治医生,再到如今能独当一面的副主任医师,这个过程充满了荆棘与坎坷,有付出的艰辛,更有收获的喜悦。在崔昌萌看来,只有学精学透,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帮助。
记者 郭纪轩 通讯员 张勇 丁梦依
作为一名神经外科医生,崔昌萌的战场就是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这里承担着鲁西南地区疑难危重症患者的诊治及会诊任务,在绿色通道手术抢救各种危重患者的同时,也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在术前和术后提供系统的、规范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能在大脑这个沟壑纵横的生命禁区“动刀子”的人,必定具备精湛的技术和过人的胆识。
科研创新是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支持,也是推动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征途漫漫,惟有奋斗,青年才俊崔昌萌,也正以热忱和真诚,为医疗科研和临床工作继续贡献着自己的年轻力量。
崔昌萌,中共党员、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科研骨干、神经损伤与再生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现任科技部烟雾病精准诊疗遗传资源库联络员,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山东惠才卡”高层次人才,济宁市博士联谊会理事,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神经损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
“之后因为需要进行颅骨修补手术,患者跟我一直保持联系,同时也在全国各地咨询了好多知名的医院。最后患者还是找到我,说‘崔主任,第一次手术就是你做的,我还是相信你,修补手术还得在咱们医院做,你还得给我主刀'。这种患者的信任让我很感动。”崔昌萌介绍。
“‘精益求精、敬畏生命',这是我在攻读博士学位时,导师经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工作后,我也一直将这句话作为我的医路格言,时刻铭记于心。”崔昌萌说。
视患者如亲人
人物简介:
2017年,博士毕业的崔昌萌带着他的“精医梦”,作为高层次人才被引进至济医附院,开始他救死扶伤的从医生涯。
崔昌萌是梁山人,扎根家乡、服务乡亲一直是他的一个愿望。2017年博士毕业后,他如愿成为济医附院神经外科的一分子,主要负责神经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综合救治。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职责与担当让他对待每一位患者都时刻保持贴心尽心,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娴熟的操作技术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